您好,欢迎进入半岛体育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20-03846697

深一度 南通制造半岛体育官方网站站在江海际会的风口(二)

发布时间:2024-08-18 05:02浏览次数:

  进入新时代,发轫于张謇、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南通制造业开启了转型升级之路,逐步建立了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2003年,全市工业产值超千亿,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产值1.25万亿。

  ,建成了4个国家级、5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南通迈上万亿台阶的第一“功臣”。

  2020年,习亲临南通视察,嘱托南通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十四五”以来,省委赋予南通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的新使命新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肩负新的重大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南通,正以时不我待的状态快马扬鞭,以新型工业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来到位于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中远海运海工厂区,站在坞头岸边,你不仅会被这里的“洪波涌起、惊涛拍岸”所震撼,更会被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激荡内心。眼前工人们正在加紧吊装的这座十几层楼高的庞然大物是公司最新建造的新型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M026·FPSO,该项目主船体总长335米,型宽60米,型深33米,排水量达46万吨,设计储油能力大于140万桶原油,可满足全球各种海洋环境条件的油气开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吨位的新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妥妥的又一件大国重器。

  “这不仅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整个南通船舶海工行业共同的骄傲。从电缆到钢结构再到舾装,这座FPSO凝聚着南通众多配套企业的汗水。本地产业链的有力支撑,是我们一路向前的坚强后盾。”中远海运海工高级宣传主管殷丹锋告诉记者。

  从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世界首座圆筒型超深水钻探储油平台希望号开始,至今中远海运已累计设计建造交付50余座海工装备,包括世界最大气体处理能力浮式生产储卸油船、世界首艘3200吨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船、全球首艘原油转驳船(CTV)等多个高端海工产品,几乎覆盖了从浅海到深海、从油气生产到海上风电安装的全类型海工产品,在国际海工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中远的成功转型,离不开南通市委、市政府的超常规谋划和全力支持!”曾担任南通中远船务副总经理,参与希望号设计建造、现在已经退休的庄建军感慨:2005年时,南通市船舶及配套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占规模工业不到3%,海洋工程产业更是一片空白。但南通前瞻性地把握住了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契机,先后制定《船舶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海工、船舶及重装备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海洋工程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同时集聚科技、人才、技改等多项财政资金和专项政策,引导、鼓励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从造壳到造芯,从小船到巨轮,近十年来,南通船舶行业重组布局,中远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等一批央企集团落子南通,惠生重工、韩通重工等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全国约35%的船舶和四分之一的海工装备制造能力在通泰扬集群汇聚,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增速大步领先,2022年成功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

  同样热火朝天的还有黄海之滨。11月初,另一件大国重器——“京滨协同号”盾构机在通州湾成功拆机交付,这也是中国铁建南通大盾构基地下线的首台超大直径盾构机,是当前国内高铁隧道建设配置最先进、最智能的盾构机之一。

  “盾构机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是国家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的集中体现,而超大直径盾构机更是‘皇冠上的明珠’,是穿江越海实施特大断面隧道施工不可或缺的‘国之重器’。”中铁十四局集团装备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东升的自豪写在脸上。

  从考察洽谈到签约落户6个月,从签约落户到开工建设6个月,从开工建设到首台盾构机下线个月,中铁十四局大盾构项目不断刷新着速度纪录。

  李东升说,就在5月份,项目一期厂房建设接近尾声的时候,工程还缺4万立方米土,从外地运土既费钱、又耗时,建设方一时间一筹莫展,向建设服务中心求助,建设服务中心立刻开会研究,很快就想方设法给他们调来了附近港池挖掘出的土方,几十辆工程车马力全开,一周就帮企业解决了难题。“从通州湾显著的区位优势和承载力,到南通雄厚的产业、人才配套,再到‘万事好通’的一流营商环境,中国铁建大国重器项目落子南通真是选对了地方”。

  近年来,南通高端装备制造成绩亮眼,累计入围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目录18个、省级130个,形成了高端成套设备、关键零部件、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轨交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多个特色细分领域,南通市、县两级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奖励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生产。

  5月28日,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C919大型客机圆满完成商业首飞。C919是我国首款完全按照国际先进适航标准研制的单通道大型干线客机,也是国家科技能力、工业水平和综合实力集大成者。令人骄傲的是,C919大型客机的乘客舷窗全部是由南通企业铁锚玻璃提供,相较于普通玻璃,大型客机舷窗玻璃在加工难度、品质控制、适航管理等方面都有更高要求。从2013年开始,铁锚航空透明件团队相继突破定向有机玻璃热成型后热松弛等工艺技术难题,于2016年通过商飞认证,正式成为C919乘客舷窗唯一供应商。

  “2015年,我们就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共建了中国商飞鸟撞试验基地,为开展飞机玻璃研发创造条件。”铁锚玻璃的研发人员告诉记者,“这种试验,通常是将活鸡制成‘鸟弹’,我们可以把3.6公斤的‘鸟弹’,通过炮管加速到300米/秒,打到要测试的部位。”

  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效益,在产品升级中找未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吴贲华的带领下,铁锚玻璃从一家深陷困境的作坊式校办工厂,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安全玻璃的巨头。“这么多年,要说我的成绩,线多年来,我只想着如何去做好满足客户需要并超过客户预期的每一块安全玻璃。”在吴贲华看来,“专精特新”是技术,更是一种精神。

  “我们走的是别人没走过的路,一旦实现了公司设定的解决行业问题的目标,就意味着公司可以引领这个行业发展,也意味着公司绝大部分的产品都是填补行业空白的。”深耕电力行业25年,神马电力董事长马斌始终“带着问题看市场”,率领他的团队奔跑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

  从有效解决我国输变电设备渗漏油“老大难”问题的橡胶密封件,到填补国际技术空白的空心复合绝缘子,这些年来,神马电力研发了多项全球领先的电力产品,累计为全球电网用户节约数百亿的事故与维护成本,得到全球众多国家主管电力部门及电网公司的高度认可。公司不仅先后获得数百项专利,两度摘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更是成为行业国际标准的制定者。

  近年来,南通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先后出台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区产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科技、人才、金融等多项新政共同组成支持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体系,着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多维度、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意见》更是明确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给予100万元现金奖励。

  那这些专精特新“小巨人”、行业“单打冠军”“隐形冠军”就是这支劲旅中最有“杀伤力”的“百夫长”“千夫长”,是未来最有潜力成长为将军的兵王。

  在全球科技革命浪潮席卷下,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即“智改数转”)日益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核心内容。去年初,南通发布“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

  目标到2024年,全市6400左右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智改数转”全覆盖,

  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南通加快建成长三角北翼高端制造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3月,南通大生集团“10万锭智慧纺纱工厂”全面达产。走进偌大的车间,只有数十名工人巡检,一排排机器高速运转,AGV无人驾驶物流小车有序行驶,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生产信息上传到智慧纺纱综合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分析,“智慧大脑”一屏掌控…… 大生集团“智慧纺纱工厂”副主任夏晶从事一线多人的工作量。”

  2015年,大生集团建成我国第一个全流程数字化纺纱车间,此番全面达产的“智慧纺纱工厂”再次升级,整个厂区成为一座以智能制造为引领、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黑灯工厂”。大生集团成功入选工信部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再次引领行业智能制造新潮流。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

  走进中天互联的智能中控室,满屏的数据实时变化,集团各公司的生产运转状况一目了然。

  “所有的产线、物料全部数据化,某一种原材料用了多少,仓库里还有多少,什么时候该补货,大数据一目了然,柔性生产,就是通过精确的计算,环环相扣,设定、控制在一个最佳的平衡点。”中天科技的工程师向记者介绍。

  中天科技集团旗下拥有数十家子公司,覆盖通信、电力、新能源、海洋、精工装备等多个领域,跨区域、跨行业、多组织的特点显著。早在2015年,公司就开始创建智能车间,之后又升级为智能工厂,通过工业互联网为企业赋能,取得明显成效。集团专门成立了中天互联公司,推出ASUN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南通二级节点,并与国家顶级节点成功对接。中天科技入选工信部首批“数字领航”企业,中天互联爱尚(ASUN)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工信部“双跨”平台。“我们将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推动南通乃至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天科技集团总裁薛驰表示。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全面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联接。

  近年来,南通积极组织各类数字赋能论坛、研修班,强化宣贯和专题交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邀请专业机构为广大企业进行智能改造免费诊断;创新探索以龙头企业为抓手,打造供应链平台,拉动上下游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将智改数转补助申报门槛降至最低100万元起,激发更多中小企业转型意愿……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施“智改数转”项目

  。南通“智改数转”工作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超全省平均。

  习在论及大力发展制造业时曾多次指出,要坚持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产业链供应链。他殷切希望江苏“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在10月召开的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上,省委书记信长星也再次强调,要着力抓好“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年来,我市坚持厚基强韧,围绕强链、补链、延链招引培育,深度发展优势产业集群,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的南通家纺产业集群已经十分成熟,覆盖全产业链。如何让这条既有产业链持续保持竞争优势,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强者恒强,让自己变得更强。2020年,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区挂牌成立,高位统筹海门叠石桥和通州志浩两大市场集群一体化发展,全面补强家纺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逐步形成品牌汇聚、品质高端、品类齐全、展销一体的国际化家纺产业新生态。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国家倡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相较于苏州、南京等兄弟城市的雄厚实力,南通的集成电路产业较为薄弱,产业链条不完善,存在明显的发展短板。补全产业链,成为近年来我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走进南通市北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园,一座座花园工厂拔地而起。充分利用国内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领军企业通富微电的行业影响力,建立多支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全力辅助,近年来,南通先后成功招引专注射频微波集成电路设计的至晟微电子、国内首家实现先进封装载板批量生产的越亚半导体、在电源管理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具有雄厚技术积累的钰泰半导体等一批链上企业落户,将短板逐一补齐,

  截至目前,南通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已深度覆盖设计、制造、封装、装备及材料配套,昔日的“瘸腿”产业成长为极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链,为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力。

  2022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450亿元,一跃成为南通最靓丽的产业新地标。

  在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临港工业区,桐昆嘉通能源公司的紫红色建筑群十分显眼。2020年7月打下第一根桩,历经3年建设,一个占地2000多亩、容纳6000多名工人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正在崛起。总部位于浙江桐乡的桐昆集团,是全球最大涤纶长丝生产企业,拥有“涤纶长丝沃尔玛”的美誉。在洋口港投资建设的嘉通能源项目,实现了企业上延产业链条的规划蓝图。记者看到,厂区内包括两套年产250万吨的PTA装置,8套年产30万吨的聚酯纺丝装置等在内的主要生产装置,自北向南按照工序依次布局,从原材料上岸到成品出库“一气呵成”。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石化-聚酯-长丝全流程在同一厂区实现一体化生产。而这样的完整布局,也使嘉通能源在业内率先实现从石化、聚酯到纺丝产业链全部在同一个生产基地内完成的企业,产业链“加长”后,可为企业省出每吨150元左右的生产成本,对企业来说,这就是“完完全全的利润”。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洋介绍,上延产业链条、下拓市场空间一直就在桐昆集团的计划之中。而兼具深水海港资源、下游广阔市场、环境资源承载等优势于一身的洋口港,无疑成为企业的“完美之选”。得益于当地政府倾心服务,项目开工次年即开始生产,目前产能正加速释放,到今年底,这个项目将全面投产,全部完工之后可以达到350亿左右产值。在一期项目即将全面建成的同时,桐昆也在积极谋划推进二、三期项目。届时,桐昆洋口港基地将进一步构建从石油炼化“一滴油”,聚酯化纤的“一根丝”到成品“一匹布”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风电产业是如东的一张特色产业名片。黄海滩边,一排排白色风车矗立,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美不胜收。自2002年起,如东就开始谋划风电项目的发展,从全国陆上首个特许权示范项目,到全国首个风电母港,如东已开发风电项目32个,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62万千瓦,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中广核、三峡等一批开发企业相继落户,累计总投资近千亿元。以风电场的大规模开发为契机,如东通过成立全国首家县级风电产业联盟的形式,做长做优风电产业链条。如东县发改委副主任张俊告诉记者,如东风电产业已集聚企业120多家,形成了完整的全产业体系,一跃成为如东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南通加快构建以六大产业集群为核心、十六条优势产业链为骨干的“616”产业体系。深化“1521”工业大企业培育,加快构建“龙头带动、配套跟进、全产业链发展”的群链式发展格局;深入落实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配套协同发展南通行动方案,靶向引入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优质项目,为南通产业链补充生力军;聚焦产业链关键缺失环节,靠前推进国家、省相关人才专项,更高水平加大海外人才引进,推动企业与人才双向奔赴。

  围绕“强链补链延链”,创新作为、久久为功,持续筑牢南通制造业“强根基”。

020-03846697